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两次提出了干部选用的“四有论”,即要把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此论树立起了新形势下干部培养选拔的鲜明导向,因其立意深远,重点突出,所以让人感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笔者领会,这是中央在当前新形势下对肩负新任务新使命的各级党员干部提出的高度凝练的新要求。通过用人导向的树立,引导和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拿出新举措,攻坚克难,迎头而上,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深入发展,扎实发展。 笔者认为,习近平副主席的讲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应景之作,其精炼概括的“四有论”是有所指、有所斥的,是针对当前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不良作风所提出来的。在这里,笔者试将与“四有论”格格不入的十种不良风气做个列举,为各类劣官、庸官、懒官以及坏官等画个像,以图通过反比来大力宣扬“四有”的正面用人导向。同时,也是使人们有所警惕,在提拔重用实干者、苦干者、能干者、会干者的同时,要注意鉴别各类人等,做到及时的纯洁队伍,清污除垢!
一是“等”官。此官不讲职责、不爱工作、不干事业,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外地经验,今天的事等明天,明天的事等后天,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干的不干,错失科学发展良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民生和稳定等问题成堆,无法解决,甚至矛盾激化,事件频发。
二是“要”官。此官责任感缺失,工作干的一般,但却忘不了伸手向组织要官位、要待遇、要荣誉。此官还体现为能力素质一般,开展工作时,常常挖门盗洞向上级要资金、要项目、要政策,推动了行业不正之风的盛行。还有的甚至上要不成,就往下要,向群众要钱、要粮、要命。
三是“蛮”官。此官头脑简单,方式简单,方法粗暴,在抓发展、带民富的过程中,常常信奉“动不动三分钟,再不动龙卷风”的错误理念,热衷于搞“齐步走、一刀切”,以高压态势下“硬指标”,给“死任务”,结果损害了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阻碍了当地发展。
四是“满”官。此官特点较突出,就是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在发展上满足于GDP的单一增长,沾沾自喜于片面成绩。在改革上顾头不顾腚,留尾巴、留死角、留隐患。在稳定上不求解决根本问题,讲面子、捂盖子、封口子,结果导致矛盾激化,社会不稳。
五是“粗”官。此官工作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常常是急功近利,短视片面,透支资源。作风上不求实,工作上不求细,对上级的政策要求囫囵吞枣,对本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看不透,抓不准,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事也没干成,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六是“盲”官。此官虽有科学发展,为民谋利的良好愿望,却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正确的方法,决策时“拍脑袋”、表态时“拍胸脯”,最后剩下烂摊子时“拍屁股”一推了之,此种盲目蛮干的账单,最后都让地方和群众买了单。
七是“刁”官。此官“官本位”意识相当的重,特别是身处权力部门的,为了个人的私利,更是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到极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症早已为群众深恶痛绝,且对科学发展的软环境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行为更是使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受损,败坏了党风、腐蚀了政风、波及了民风。
八是“懒”官。此官不仅身懒,心也懒。工作不求上进,生活上混吃等死,此官最喜欢的就是开会和讲话,通行的工作方式就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用讲话传达讲话,省时省力还省心。逼不得已要下基层了,也只是“四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此官最擅长的就是摆花架子、玩空手道、当演说家。对待上级的要求,往往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不到行动上。
九是“假”官。此官好大喜功,阳奉阴违,虚伪不真。具体表现就为假政绩、假民主、假团结。此官对政绩异常敏感,上报成绩时往往使用乘法,添油加醋,夸大不实,甚至无中生有,弄虚作假。上报问题时往往使用除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官还带头破坏组织原则,大搞“一言堂”、“家长制”,对干部任用、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集体研究的重大事项仍然一个人拍板定乾坤。此官还善于搞应酬交际,尤其是对班子里的其他人常常以庸俗关系利诱拉拢,互相之间称兄道弟,呼朋唤友。此官在民主生活会上昏昏欲睡,神游天外,发言的主题通常是批评自我,表扬别人,针对问题或是敷衍了事,或是一言不发,但会后在牌桌酒席上却左右逢源、异常活跃,在生活中更是鱼水交融、你帮我助。
十是“贪”官。此官就不用细说了,从中央到地方,只要盘点一下落马的这些个贪官们,他们的肮脏的灵魂,丑恶的嘴脸以及卑劣的行径,是对“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的疯狂追求葬送了他们自己,毁灭了家庭。但这与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削弱相比较,贪官们虽死不足惜
“四有”干部与“十种”官 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两次提出了干部选用的“四有论”,即要把坚持科学发展有韧劲、谋划科学发展有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有激情、实现科学发展有贡献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造就推动科学发展的骨干队伍。此论树立起了新形势下干部培养选拔的鲜明导向,因其立意深远,重点突出,所以让人感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笔者领会,这是中央在当前新形势下对肩负新任务新使命的各级党员干部提出的高度凝练的新要求。通过用人导向的树立,引导和推动各级党员干部进一步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拿出新举措,攻坚克难,迎头而上,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深入发展,扎实发展。
笔者认为,习近平副主席的讲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应景之作,其精炼概括的“四有论”是有所指、有所斥的,是针对当前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不良作风所提出来的。在这里,笔者试将与“四有论”格格不入的十种不良风气做个列举,为各类劣官、庸官、懒官以及坏官等画个像,以图通过反比来大力宣扬“四有”的正面用人导向。同时,也是使人们有所警惕,在提拔重用实干者、苦干者、能干者、会干者的同时,要注意鉴别各类人等,做到及时的纯洁队伍,清污除垢!
一是“等”官。此官不讲职责、不爱工作、不干事业,没有文件等文件,有了文件等外地经验,今天的事等明天,明天的事等后天,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干的不干,错失科学发展良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民生和稳定等问题成堆,无法解决,甚至矛盾激化,事件频发。
二是“要”官。此官责任感缺失,工作干的一般,但却忘不了伸手向组织要官位、要待遇、要荣誉。此官还体现为能力素质一般,开展工作时,常常挖门盗洞向上级要资金、要项目、要政策,推动了行业不正之风的盛行。还有的甚至上要不成,就往下要,向群众要钱、要粮、要命。
三是“蛮”官。此官头脑简单,方式简单,方法粗暴,在抓发展、带民富的过程中,常常信奉“动不动三分钟,再不动龙卷风”的错误理念,热衷于搞“齐步走、一刀切”,以高压态势下“硬指标”,给“死任务”,结果损害了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阻碍了当地发展。
四是“满”官。此官特点较突出,就是不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在发展上满足于GDP的单一增长,沾沾自喜于片面成绩。在改革上顾头不顾腚,留尾巴、留死角、留隐患。在稳定上不求解决根本问题,讲面子、捂盖子、封口子,结果导致矛盾激化,社会不稳。
五是“粗”官。此官工作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常常是急功近利,短视片面,透支资源。作风上不求实,工作上不求细,对上级的政策要求囫囵吞枣,对本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看不透,抓不准,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事也没干成,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六是“盲”官。此官虽有科学发展,为民谋利的良好愿望,却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正确的方法,决策时“拍脑袋”、表态时“拍胸脯”,最后剩下烂摊子时“拍屁股”一推了之,此种盲目蛮干的账单,最后都让地方和群众买了单。
七是“刁”官。此官“官本位”意识相当的重,特别是身处权力部门的,为了个人的私利,更是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到极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症早已为群众深恶痛绝,且对科学发展的软环境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行为更是使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受损,败坏了党风、腐蚀了政风、波及了民风。
八是“懒”官。此官不仅身懒,心也懒。工作不求上进,生活上混吃等死,此官最喜欢的就是开会和讲话,通行的工作方式就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用讲话传达讲话,省时省力还省心。逼不得已要下基层了,也只是“四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此官最擅长的就是摆花架子、玩空手道、当演说家。对待上级的要求,往往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不到行动上。
九是“假”官。此官好大喜功,阳奉阴违,虚伪不真。具体表现就为假政绩、假民主、假团结。此官对政绩异常敏感,上报成绩时往往使用乘法,添油加醋,夸大不实,甚至无中生有,弄虚作假。上报问题时往往使用除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此官还带头破坏组织原则,大搞“一言堂”、“家长制”,对干部任用、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等集体研究的重大事项仍然一个人拍板定乾坤。此官还善于搞应酬交际,尤其是对班子里的其他人常常以庸俗关系利诱拉拢,互相之间称兄道弟,呼朋唤友。此官在民主生活会上昏昏欲睡,神游天外,发言的主题通常是批评自我,表扬别人,针对问题或是敷衍了事,或是一言不发,但会后在牌桌酒席上却左右逢源、异常活跃,在生活中更是鱼水交融、你帮我助。
十是“贪”官。此官就不用细说了,从中央到地方,只要盘点一下落马的这些个贪官们,他们的肮脏的灵魂,丑恶的嘴脸以及卑劣的行径,是对“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的疯狂追求葬送了他们自己,毁灭了家庭。但这与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削弱相比较,贪官们虽死不足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