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介绍 | 干部工作 | 组织建设 | 党校工作 | 人才工作 | 基层风采 | 政策法规 | 下载专区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党校工作>>学习参考>>正文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2017-03-06 19:21     (点击: )
[文章下载] [字号: ]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韩振峰

内容摘要: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坚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关系这个政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关键词:人民立场 政治立场 群众路线

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坚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关系这个政党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因此,新形势下,有必要深刻认识人民立场对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意义。

一、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党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本质上来说,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党的立场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也是完全统一的。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结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更加充分和彻底。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色,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坚持人民立场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这一本质属性要求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人民立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党能不能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二、坚持人民立场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走过的九十多年的历程充分证明,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

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利益,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各项巨大成就的力量源泉。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论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但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原则始终没有变。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了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与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有机统一在一起。没有人民,也就没有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现在,我们要完成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样才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坚持人民立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如何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过,“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时时为人民着想,处处为人民谋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坚持人民立场是一个以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根本利益为具体内容的实践过程,只有使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实现和维护,人民立场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强调坚持人民立场,关键是要真正做到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民者,国之根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具体要求。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坚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把为人民创造幸福作为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坚持人民立场就必须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时每刻都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对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可能从老祖宗那里找到现成答案,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勇于拜人民群众为师,同时又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本文刊载于《党建》杂志2017年第3期)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进展与新成就
下一条: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
关闭窗口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东校区     邮编:450046     电话:0371-86155398